時間:2009/03/07(六)
地點:Y17青少年育樂中心(台北市仁愛路一段17號)
辦理單位:一、指導單位:台北市社會局、台北縣社會局、台北市康復
之友協會、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
二、主辦單位:台北縣政府委託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辦理的
台北縣慈芳關懷中心、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
利基金會附設台北市私立活泉之家
要說這是一場研討會,倒不如說這是個『成果發表會』,沒有我認為的嚴肅、緊張,反而是給人溫馨,輕鬆的感覺,這讓這場研討會有了一個好的開始。
精神障礙患者從古至今一直給人神祕,甚至是恐懼的感覺,就連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的王增勇老師也不例外,他說到20年前對精神疾病的一知半解,也感到害怕;這就是一般大眾給他們的標籤化,以及不接受,導致他們有著中邪、神經病、不定時炸彈等汙名,他們也開始懷疑自己,認為自己沒有用,這種種錯誤的觀念已存在許久,需要大家重新來接受精障者。
『會所模式』的推動,就是要與目前的醫療體制走不同的道路,精障者雖是病患,但也更是一個人,從人道精神出發,以『會員』來取代一般人給他們的代稱,在會所裡互稱彼此的名字,去除了角色的包裝,回歸人與人之間最自然的關係;天生我材必有用,就算是精障者也不例外,會所中給予他們工作的機會,從工作復健,工作中重建自信,而適時的支持更能使他們產生動力,繼續工作下去;在這裡的工作人員相信『改變是值得等待的』,就像蝴蝶破蛹而出,美麗的結果是需要時間慢慢醞釀的。有個例子:一位會員從沙發走到白板提出一個烤肉的意見,這50步等了3年,但卻是相當地意義非凡。而工作人員與會員彼此之間是沒有距離、隔閡的,會員也可以參與工作人員的工作,事後也可以約出來吃飯、喝咖啡,就如同一般的朋友一樣,工作人員也不會覺得自己只是個工具人;就好像騎協力車一樣,工作人員在前能掌控方向與車的前進,會員在後也能出力參與,使車前進的更輕鬆,就算會員覺得累了,還是有工作人員在幫忙協助的,這一前一後的關係相當密不可分呢!尊重、被看重是非常重要的一點,會員們可加入會所內的一切活動,這讓參與者覺得自己是重要的。
會所模式打破傳統的『旋轉門效應』(精障者要不斷進進出出醫院),在會所內有模擬職場、職業方案等措施,也訂定了36項準則,以及會員的基本權利,一件令人振奮的是目前已有31個國家加入會所模式,而台灣就正是那第31個。目前台灣的會所邁入第5個年頭,而故事還正在繼續發展下去…期盼有一天這種改革的力量能發光發熱,為更多的精障者造福!!
↑ 當天會所內參與者們的大合照
我喜歡這張照片,好有生命。
回覆刪除